石漠化之地变“金山”
6月的石门长梯隘国家石漠公园绿意盎然。连日来,市县两级的林业人都忙碌着,尝试在石头缝里栽种无患子经济林,种下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望。
长梯隘国家石漠公园位于石门县罗坪乡西北部,地处湘鄂边界两省三市交界之地,距石门县城137公里。方圆几十平方公里范围内,拥有极具特色的喀斯特地貌,主要有红石林、青石林、溶洞、自生桥、峡谷等景观。
因地下溶洞较多,储水困难,十年前,罗坪乡党委政府就开始封山禁伐,并在青石林、红石林植树造林,林间种茶,利用植物根系留住地表水。通过持续不断的努力,该区域石漠化现象得到了很好的治理,蓝天白云下的红石绿茶形成了一道风景,区域内的生物多样性得到了保护。2017年1月,国家林业局正式发文,批复同意长梯隘国家石漠公园开展建设工作。
目前,园区内基础设施已随旅游发展逐步完善,水、电、路、网、讯均已得到解决,园区内建立了环境保护长效机制,生活垃圾统一分类处理。道路卫生区域划分到人,分块负责。园区内建成了集中供水的自来水管网,区域内3个村均已解决饮水问题。园区内硬化道路20多公里,极大地改善了交通条件。还建有银杏客栈以及配套的餐厅、会议室、百户寨商贸街等接待游客。
公园的建设,除了生态环境的改善,还为当地农民带来了看得见的经济效益。百户寨商贸街经营户龚桂先开设的特色餐馆,一年收入有十万余元。“2013年,我开始经营餐馆,那时候一年只有2万多元。自从长梯隘国家石漠公园开始建设后,我的生意比原来好多了!”中午时分,龚桂先一边做饭招待客人,一边笑呵呵地对记者说。
除了罗坪乡,新铺镇岳家棚村的3000多亩无患子基地郁郁葱葱,有的开出了黄色的小花,明年即将挂果。
无患子又称皂果树、菩提子等,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其果肉可以提取医用皂苷,制成各类洗涤、洗洁、化妆用品;果仁可以提炼生物柴油,制作高级润肤油、润滑油;果核可以制作工艺品等。无患子树形美观,根系发达,可吸收空气中二氧化硫及汽车尾气等有害气体,具有良好的水土保持功能,是石漠化地区生态修复治理的优良树种。
石门县属无患子原产地,目前还零星分布着部分生长健壮的百年老树。根据无患子的生物学特性、该县中部山区十分适宜其速生丰产。经过多次分析论证,无患子成为该县推进林业产业建设与石漠化综合治理的首选树种。
石漠化综合治理是一项综合性系统工程,仅靠政府一家之力难以取得理想的效果。为了吸引社会民间投资主体参与石漠化治理,2014年,石门县委、县政府通过招商引资,引进了湖南无患子农林发展有限公司入驻石门,开辟无患子种植基地。2016年,公司通过土地流转,将新铺镇岳家棚村3000多亩石漠化严重的区域全部种上了无患子树苗,仅仅3年时间,当初的幼苗已有一米多高,且成活率几乎达100%。
结合产业扶贫和新一轮退耕还林、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石门县出台了一系列土地流转、项目实施的补贴奖励措施,林业部门为每亩无患子基地苗木补贴100元,减少企业生产成本。县农业、林业等部门主动上门服务,为基地解决引水、道路硬化等问题,为基地发展提供优良的外部环境。
目前,该县已形成辐射6个乡镇的无患子产业园,并正朝规模化、集约化方向发展。通过对无患子产品的研究与应用,现已研发出牙膏、菩提茶、沐浴露、洗发水等一系列纯天然绿色产品,并取得了市场的广泛认可。经过综合开发,无患子经济效益显著,每亩收益可达15000元左右,是杉树的38倍、湿地松的32倍、毛竹的13倍。
市林业局负责人介绍,我市石漠化地区主要涉及石门、桃源、澧县、临澧4个县,共有石漠化土地74086.9公顷。我市的石漠化治理以封山育林为主,营造林树种为无患子、柏木、栾树、银杏等,成活率高、效果好,通过几年的治理,石门县无患子形成了产业,为产业扶贫提供了可复制的案例。
相关链接 ——
石漠化,亦称石质荒漠化。是指因水土流失而导致地表土壤损失、基岩裸露、土地丧失农业利用价值和生态环境退化的现象。为提高世界各国人民对防治荒漠化(包括土地沙漠化、石漠化、土壤盐渍化)重要性的认识,唤起人们防治荒漠化的责任心和紧迫感,呼吁各国政府重视这一日益严重的全球性环境问题,1994年12月19日,第49届联合国大会决定,从1995年起,把每年的6月17日定为“世界防治荒漠化与干旱日”。今年的6月17日,是第25个世界防治荒漠化与干旱日,今年的世界主题为“让我们一起种未来”。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