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门:壶瓶山自然保护区原生珍稀植物园已初步建成
近日,随着最后26株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红豆杉被工作人员移栽至园区,石门县壶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原生珍稀植物园已初步建成。截至目前,已有珙桐、红豆杉、银杏、长果安息香等26余种1400余株珍稀苗木栽种。
壶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植物资源具有种类丰富、区系古老、特有类型多和重点保护种类多四个特点,被中外专家学者称为“华中地区弥足珍贵的物种基因库”。壶瓶山现已记录维管束植物3080种,共227科,1026属,其中有珙桐、伯乐树等国家I级保护植物7种,水青树、连香树等国家二级保护植物29种。壶瓶山自然保护区丰富植物资源的天然优势为珍稀植物园的建设提供了天然优势。
壶瓶山自然保护区珍稀植物园位于保护区实验区的剩头国有林场内,海拔高度在800米左右,属中亚热带阔叶林亚热带山地气候,全具有盛夏不暑、隆冬严寒、雨量充沛的特点。珍稀植物园规划移植培育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中药材植物、兰科植物、野生高观赏价值植物等100余种珍稀植物,种植面积70余亩。
该植物园建成后,一个集物种保护、科学研究、科普教育为一体的综合性原生珍稀植物园将华丽呈现。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