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市荣获国家森林城市称号
9月19日,在2016全国森林城市建设座谈会上,常德被授予“国家森林城市”称号。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朱晓平代表常德上台领奖。
近年来,常德市按照打造“泛湘西北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的发展定位,在大力实施“新常德新创业”发展战略中,全面推进“国家森林城市”创建,取得了显著成效,实现了“三个转变”。一是城乡面貌变美了,全市近3.6万公顷土地披上了“绿色新衣”,森林覆盖率达到47.9%,人民群众对这座城市有了更多的归属感和认同感。二是经济结构变优了,环境承载力越来越强,生态美誉度越来越高,直接带动了我市旅游业和商贸业的蓬勃发展。三是生态意识变强了,爱绿护绿植绿已经成为社会风尚,成为广大市民的自觉行动,越来越多的市民群众积极参与到森林城市建设中来。在创建工作中,我们主要做到了四个坚持。
一是坚持规划带动,绘好创建蓝图。以“山水桃花源、绿色新常德”为目标,高标准编制了《常德市国家森林城市建设总体规划》,确立了“一城、三区、七组团、多廊道”的森林城市建设总布局,提出了“三个围绕”的实施路径,即围绕五大指标体系抓创建,始终坚持高标准高质量;围绕创森重点工程抓创建,整合资源打造绿色亮点;围绕提高全民生态文明意识抓创建,营造工作氛围,形成创建合力。
二是坚持高位推动,压实创建责任。将创森纳入“新常德新创业”总体战略部署,作为建设“现代常德”的十大标志性工程和建设“绿色常德”的首要任务,纳入常德发展总体蓝图;将创森纳入党委政府重要议事日程。明确市县乡党政主要领导是创森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是主要责任人,并建立了定期督查制度和观察员制度;将创森纳入全市各级各部门目标管理考核内容,进行严格考核。
三是坚持统筹联动,增强创建实效。将创森贯穿到常德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环节和重要节点。与城市建设相结合,充分发挥创森在城市提质中的重要作用,三年多来,我们以每年25万亩的速度推进各种生态绿化,实现了山更青、景更美、空气更清新;与产业发展相结合,实施林业产业“双百亿”战略,把“一园三业”作为主攻方向,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建立产业原料林基地9.8万公顷、花卉苗木基地1.2万公顷,培育了荣星家具、天福农业、金标粮油等省市林业龙头企业51家,实现了林业产业高速发展,2015年全市实现林业产业总产值180亿元;与美丽乡村建设相结合,广泛开展村道绿化、沟渠绿化、庭院绿化,打造了一批美丽乡村示范村,并以此为依托,逐步形成了农业观光游、乡村休闲游、民俗文化游等乡村旅游新格局。
四是坚持政民互动,浓厚创建氛围。完善全民植树机制。确立每年三月为义务植树月,党政领导带头义务植树,有力带动了全民义务植树活动的良好开展,2013年以来,全市共完成义务植树4000多万株,市民义务植树尽责率达92%;建立广泛认建认养机制。积极组织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广泛开展绿地、林地、树木认建认养活动,建成了一批国防林、双拥林、巾帼林、共青林等特色纪念林基地;实施绿色文化培育机制。将创森与生态课堂、摄影大赛、中华孝山大典等文化活动结合起来,全方位、多角度地宣传创森工作,做到广播电视有声势、报刊网络有影响、社会宣传有成效,在全社会树立起了良好的绿色文明新风。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